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

管樂 - 合奏前個人準備

我的媽壓,存在我電腦很久的東西。翻出來讓大家參考,是一位我很喜歡的學長寫的(他都不回來臺灣~可惡!)(只好送他一張很瘦時期的照片惹)

合奏前個人準備

本文作者賴孟泉,建國中學畢業。曾任建中樂旗隊十一屆法國號組組長、台大管樂團譜務、法國號首席、學生指揮。

什麼是合奏?合奏不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演奏嗎?只要我們每個人個人演奏能力很好,不就可以組成一個好的合奏團嗎?


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。合奏不是獨奏的相加;合奏需要的不只是好的個人演奏能力而已,更重要的是「合奏觀念」。什麼是合奏觀念,在下一個章節會有比較完整的敘述;在這裡我想要先強調的是合奏觀念的第一基本要素:在合奏的時候,要把你的耳朵張開來「聽」。聽自己的聲音,聽別人的聲音,聽大家一起吹的聲音。

好了,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來看看合奏前的個人準備需要準備些什麼事情,來準備創造好的合奏:

1. 個人演奏能力。剛剛說過,個人演奏能力不是好的合奏的充分條件,但它卻是必要條件。要達到可以合奏的基本演奏能力,我常常用下面的這句話來當作條件:「能夠演奏中音域裡至少一個八度內的每一個音,並且能夠在每個音上吹出從piano到forte的各種音量的速度六十的穩定八拍長音。」「音域」上的能力,當然是越寬最好,但是也許從開始接觸樂器到開始合奏的時間並不長,所以才定出為底限的「中音域內的一個八度」(註一)。
演奏各種音量下的穩定長音是好的合奏最基本的條件,如果沒有辦法吹出穩定的音,調音、音準、和聲等等都將是空談。除此之外,正確共鳴、好的音色、流暢的音的轉換、乾淨的點舌、平均的手指及點舌,以及對大小調音階、半音階、大三小三度上下行、琶音的熟悉度,乃至於好的節奏穩定度及拍子分割……等等都是個人基本演奏能力精進的目標。

2. 張開耳朵聽。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,這不是件很簡單的事嗎?不不。聽,包括了聽自己的聲音穩不穩定好不好聽、聽別人的聲音穩不穩定好不好聽、聽自己跟別人的音準是一樣還是不一樣、聽自己在和聲中的音高位置對或不對、聽自己的音量會不會太大聲或是太小聲,甚至是聽自己或別人吹的斷奏長短有沒有一樣、音的開頭有沒有跟別人一出來、結尾有沒有一起結束、一起吹的句子起伏有沒有一樣、對句的時候有沒有好好銜接……還有很多很多。以上說的這些,都必須同時作到;樂團越龐大,必須聽到的就越多。不過別擔心,聽的功夫是可以靠重奏及合奏經驗培養成反射的。比較困難卻也更重要的部分是聽了之後去調整的功夫:聽到不對了,要怎麼調整?訓練的方法會在底下的篇幅內提到。

3. 節奏感。音樂是種時間的藝術,對速度(tempo)的敏感度及穩定度,以及對時間的分割構成了好的節奏(rhythm)的基本條件;好的節奏感,是音樂的靈魂(註二)。

註一:以法國號為例,初學者一開始演奏零點Do到零點Sol大概問題不大,但要突破零點La的障礙就需要一些時間;突破之後,到一點Do內的演奏大致上就沒有太大問題。因此只要演奏者能演奏這一個八度內的每個音,並且在音的轉換上持續多加練習,就應該可以負荷簡單的合奏需求。但在音域上欲突破一點Re以上,甚至更難的一點La障礙,就需要更多的時間。

註二:更極端一點的說法是,節奏是音樂的最基本元素。最好的例證即是擊樂廣泛構成許多民族音樂的根本。當然這裡有許多討論的空間,例如音樂的起源是依附著歌唱或是舞蹈而來等問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